明朝崇祯青花瓷笔筒
明代崇祯青花瓷笔筒
在明朝当了17年皇帝的亡国之君崇祯他自己说 :“不是亡国皇帝”,是因满廷百官无用 ,不配合他这个皇帝,也许他自己说是对的。
但是,我认为不管他自己怎样说,大明皇朝的确是在他自己手上输掉的。
那是1644年,农历三月十九日清晨,大明帝国亡国的当天
他崇祯带着太监王承恩跑到紫禁城后面的万岁山,34岁的他在一棵树上,选择了上吊自尽,结束了17年的皇帝生涯。
他自己说不是亡国之君,我们可以听听他老婆周皇后临死前对他说的话 :“我侍奉皇上你18年了,你从来不肯听别人一句话,才会有今天”。
是的,当时周皇后看着亲生儿子,妃子和儿子拼命向宫外逃命,她感到末日到了,她说完这句话就自杀了,告别了她的皇后生涯。她是心思缜密,慈母般的皇后,在她临死之前还跑遍紫禁城,告诫那些能逃命的人赶快逃!尽量的逃!她是那么的可悲可叹的啊。
历史到了今天崇祯皇帝的对错已经无关要紧了。
大明皇朝自从元朝那里接过江山,也确实国力强盛,因为唐,宋,元三个朝代一千年 中华民族国力是相当的雄厚的,那是万国來朝的景象啊!只是一代不如一代,管理上严重失误,也有贪官污吏的腐败,也有执政力量骨干的无能,贪图享乐,丢了打好江山的。
明朝帝国到了崇祯手上的时候,已经千疮百孔,连国防经费也拿不出来了,加上连年自然灾害,民不聊生,民怨载道,农民起义军四面爆发,内忧外患 ,再加上军事首领们叛国者有之, 无心作战有之,这样的皇朝不坍塌才怪呢!
崇祯皇帝在位的17年,国力不断向下,很好的瓷器可能真的不多,但是,官窑的,宫廷用品还是可以点赞的,精品还是有的。
崇祯时期的瓷器有内销和外销。其实中国陶瓷唐宋元明清都有大量外销,也是因为有大量外销瓷,所以生产和工艺技术不断的改进提升。
为清朝的陶瓷生产和工艺走向巅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崇祯时期的精品青花瓷器,胎质好,灰白细腻。胎体厚重。修胎规整,釉色较白,部分白中泛青。釉层较薄。
用浙料绘制的器物,呈色深蓝,亮丽 不发黑。可以看到明显的青花分色,有层次感,也有晕散的情况出现。
这一时期的绘画十分精致。
器型上中下经常使用暗刻纹装饰,花鸟的线条流畅清晰,优美,特别是画鸟,眼睛灵动,
形态逼真。
我收藏的一件青花笔筒,胎体厚重,造型挺拔,口沿外撇,口沿往下一点,暗刻两圈线条,中间凸起一圈把笔筒分成两段,底足内嵌平底露胎。
用青花描绘青竹,花卉,石榴,燕子,燕子逼真灵动,青花料能分五色,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文雅,清朗,的感觉。
釉面柔和清白干净,薄薄一层透明釉十分油润,手抚摸带着滑滑的感觉。
釉下微观现象 :此笔筒使用痕迹明显,尤其是沿口部位(见图)釉下气泡稀疏清朗,气泡周围聚集一些银色光珠,这是老青花瓷的特征(见图)
发现破泡洞,碰磕处痕迹已经出现氧化铅特征。
青花料发色漂亮湛蓝,略略带紫,这种青花料发色承前启后,一直到清代康熙 。
0 条 评 论 Write a Response